时间: 2025-05-02 06:4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44:08
专断(Authoritarian)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在决策时缺乏对他人意见的考虑,独断专行,不容许异议。基本含义是指在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控制欲和倾向,通常与权威主义、主义相关联。
在文学作品中,“专断”可能用来描述一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如一个国王或领导者不顾民意,强行推行自己的政策。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批评某人的行为,例如:“他的决策总是那么专断,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心理学,“专断”可能被用来分析领导风格或权力结构。
同义词:**、霸道、专横、独断、强权
反义词:民主、协商、包容、开放、合作
“专断”一词源自拉丁语“authoritativus”,意为“权威的”。在历史上,这个词随着对权力和控制的不同理解而演变。在中世纪,它可能与**权威相关,而在现代,它更多地与政治和社会行为相关。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专断”可能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在一些文化中,领导者的专断可能被视为果断和有力,而在其他文化中,这可能被视为不民主和不公正。
“专断”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压迫、不公和缺乏自由。它可能引发对权力滥用的担忧和对民主价值的珍视。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某些领导或同事表现出专断的行为,这种经历可能会让人感到沮丧和无力,同时也可能激发对更民主和开放工作环境的渴望。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专断”来描绘一个**者的形象,如:
他如暴风般降临,专断的意志
无视众生的哀求,铁蹄踏碎希望。
视觉上,“专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高大的、严肃的领导者形象,或者是一个封闭的、戒备森严的宫殿。听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沉重的脚步声或命令式的语气。
在不同语言中,“专断”可能有不同的对应词汇,但其核心含义通常相似。例如,在德语中,“autoritär”同样指代权威主义和**倾向。
“专断”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特征,还反映了社会对权力和控制的不同态度。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和批判现实中的权力结构,促进更民主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1.
【专】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右边象纺塼(zhuān)形,即“叀(zhuan);左边是手(寸),合起来为用手纺织。“叀”兼作声符。本义:纺锤)。
纺专,收丝器。
【引证】
《说文》。字亦作塼,作甎,俗作磚。-专,纺专。 、 《诗·小雅·斯干》。传:“瓦,纺塼也。”按,原始的陶制纺锤。-载弄之瓦。
2.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