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4:15
词汇“旁瞻”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旁瞻”的字面意思是向旁边看或观察。它由两个汉字组成:“旁”意味着侧面或旁边,“瞻”意味着看或观察。因此,“旁瞻”可以理解为从侧面或旁边进行观察或审视。
由于“旁瞻”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一个人从侧面观察事物的情景,强调观察的角度或方式。
“旁瞻”的词源较为简单,由“旁”和“瞻”两个常用汉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使用“旁瞻”来描述观察行为的例子,但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汇逐渐被更常用的词汇所替代。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旁瞻”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谨慎或不直接介入的态度。例如,在某些文化中,旁瞻可能被视为一种智慧,即通过侧面观察来避免直接冲突。
“旁瞻”可能给人一种谨慎、冷静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冷静观察者,通过侧面观察来获取更多信息,而不是直接参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旁瞻”这个词汇,但它所表达的概念——从侧面观察——是我们经常会做的事情。例如,在团队讨论中,我们可能会从侧面观察同事的反应,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观点。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旁瞻”来创造一种冷静观察的氛围:
月光下,我旁瞻世界的轮廓,
静谧中,思绪如细流缓缓流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或人群。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安静的背景音乐,来增强旁瞻时的宁静感。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旁瞻”的词汇,但类似的观察行为和态度在各种文化中都存在。例如,英语中可能使用“observe from the sid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通过对“旁瞻”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到词汇的细微差别和其在特定语境中的应用。尽管“旁瞻”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所表达的从侧面观察的概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学习和使用这样的词汇,我们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复杂的社会行为和心理状态。
1.
【旁】
(形声。从二阙,方声。本义:大;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旁,溥也。 、 《广雅》-旁,广也。 、 《书·太甲上》。传:“旁,非一方。”-旁求俊彦。 、 张衡《东京赋》-群后旁戾。
2.
【瞻】
(形声。从目,詹(zhān)声。本义:向远处或向高处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瞻,临视也。 、 《尔雅》-瞻,视也。 、 《诗·邶风·燕燕》-瞻望弗及。 、 《诗·邶风·雄雉》-瞻彼日月。 、 《楚辞·离骚》。注:“观也。”-瞻前而顾后兮。 、 《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狟兮? 、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 、 《聊斋志异·促织》-细瞻景状。
【组词】
观瞻、 高瞻远瞩;瞻略、 瞻眄、 瞻相、 瞻视、 瞻察、 瞻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