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2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22:48
暗记: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在心中默默记住某事,不通过书写或其他外在方式记录。它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私密的记忆过程。
在文学中,“暗记”常用来形容人物对某段情感或**的深刻记忆,如“她暗记着他的每一个微笑”。在口语中,可能更直接地指代记住某事,如“我暗记了你的电话号码”。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可能涉及记忆机制的研究。
同义词:默记、牢记、铭记 反义词:遗忘、忘记
同义词中,“默记”强调无声的记忆过程,“牢记”强调记忆的持久性,“铭记”则带有更深的情感色彩。反义词“遗忘”和“忘记”则表示记忆的消失或丢失。
“暗记”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由“暗”和“记”两个字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保持相对稳定,但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其使用和理解有所变化。
在某些文化中,暗记可能与个人的隐私和保密有关,如在古代,某些秘密知识或技艺可能通过暗记的方式传承。在现代社会,暗记可能更多与个人学*和记忆策略相关。
“暗记”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深藏不露的情感或秘密,带有一种神秘和私密的情感色彩。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需要暗记一些重要的信息,如密码、电话号码等,这种方式帮助我在没有纸笔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信息的可用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我暗记你的轮廓,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
视觉上,“暗记”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在昏暗的灯光下默默背诵的场景。听觉上,可能是一种低沉的、私语般的声音,如同在心中默念。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emorize”或“commit to memory”,但这些词汇更强调记忆的行为和结果,而不像“暗记”那样带有私密和内在的意味。
通过对“暗记”的深入学,我意识到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个简单的记忆行为,还蕴含了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1.
【暗】
(形声。从日,音声。本义:昏暗)。
同本义。与“明”相对。
【引证】
《说文》-暗,日无光也。 、 《论衡·说日》-日中光明,故其出入时光暗,故大。 、 蔡元培《图画》-体之感何自起?曰,起于远近之比例,明暗之掩映。
【组词】
昏暗、 暗中摸索
2.
【记】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记,疏也。 、 《广雅》-记,识也。 、 《礼记·内则》-记有成。 、 《礼记·学记》-记间之学。 、 《后汉书·应奉传》-凡所经履,莫不暗记。 、 宋·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记天圣中。 、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
【组词】
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 记心、 记念、 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