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2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28:03
词汇“炳炳凿凿”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两个相同的词“炳炳”和“凿凿”组成,通常用来形容事物非常明显、确凿无疑。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炳炳凿凿”字面意思是指事物非常明显、确凿,不容置疑。其中,“炳炳”表示明亮、显著,“凿凿”表示确凿、确实。
“炳炳凿凿”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是由两个形容词“炳炳”和“凿凿”组合而成,强调事物的明显和确凿。在古代文献中,这两个词分别有各自的用法,组合成成语后,强调了双重的确凿性。
在**文化中,强调事实的确凿性和明显性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这个成语体现了对真理和事实的追求,反映了中华文化中重视证据和事实的传统。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坚定和确信的感觉,让人联想到不容置疑的事实和真理。在使用时,可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需要强调某个事实的确凿性,可以使用这个成语。例如,在讨论某个科学发现时,可以说:“这个发现是‘炳炳凿凿’的,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星光“炳炳凿凿”,
夜空如洗,明澈无瑕。
真理“炳炳凿凿”,
人心所向,不容辩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明亮的星空图,星星闪烁,明亮而确凿。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节奏明快、旋律清晰的音乐,来表达“炳炳凿凿”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rystal clear”或“beyond doubt”,用来形容事物非常明显和确凿。
“炳炳凿凿”这个成语在强调事实的确凿性和明显性方面非常有用,能够增强论点的说服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的精确性和表现力。
丘橓、吕坤虽非瑞匹,而指陈时政,炳炳凿凿,鲠亮有足称者。
1.
【炳】
(形声。从火,丙声。本义:光明,明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炳,明也。 、 《易·革》-其文炳也。 、 《广雅》-炳炳,明也。 、 班固《两都赋》-大汉之文章炳然与三代同风 。
【组词】
炳著、 炳焕、 炳映、 炳然、 炳耀
2.
【炳】
(形声。从火,丙声。本义:光明,明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炳,明也。 、 《易·革》-其文炳也。 、 《广雅》-炳炳,明也。 、 班固《两都赋》-大汉之文章炳然与三代同风 。
【组词】
炳著、 炳焕、 炳映、 炳然、 炳耀
3.
【凿】
(形声。从金,鑿(zuò)省声。从金,表示与金属制品有关。本义:凡穿物使通都称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凿,穿木也。 、 《仪礼·士丧礼》-重木刊凿之。 、 宋·沈括《梦溪笔谈》-皆是水凿之穴。(凿,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组词】
凿巾、 凿穴
4.
【凿】
(形声。从金,鑿(zuò)省声。从金,表示与金属制品有关。本义:凡穿物使通都称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凿,穿木也。 、 《仪礼·士丧礼》-重木刊凿之。 、 宋·沈括《梦溪笔谈》-皆是水凿之穴。(凿,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组词】
凿巾、 凿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