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4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43:14
“尘世”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充满尘埃的世界,通常用来形容现实世界,特别是指世俗的、物质的生活环境。它强调了世界的平凡、喧嚣和纷扰,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状态形成对比。
在文学中,“尘世”常用来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批判或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如“远离尘世的喧嚣”。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繁忙或复杂的社会生活。在专业领域,如哲学或**,它可能被用来讨论世俗与神圣的区别。
同义词中,“世俗”更强调与**或精神相对的物质和日常事务,“凡尘”则更多带有诗意和超脱的意味。反义词则代表了与“尘世”相对的理想或超然的状态。
“尘世”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字面上的“尘”指尘埃,“世”指世界。在古代文学和哲学中,它常被用来表达对现实世界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对世俗生活的描述。
在传统文化中,“尘世”常与道教和的修行观念相对应,强调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在现代社会,它可能被用来批判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
“尘世”一词常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超脱的情感,让人联想到纷扰的都市生活和内心的宁静追求。它激发人们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长途旅行中体验到远离尘世的宁静,那段时间让我深刻感受到与日常生活的喧嚣截然不同的平和与满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尘世”:
在尘世的边缘,我寻找一片宁静,
那里,风轻云淡,心随自然。
视觉上,“尘世”可能让人联想到繁忙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灰蒙蒙的天空。听觉上,可能是城市的喧嚣声,如车辆的鸣笛和人群的嘈杂。
在英语中,“尘世”可以对应为“worldly”或“earthly”,但这些词汇更多强调的是与精神相对的物质性,而不像“尘世”那样带有超脱的意味。
“尘世”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描述了现实世界的状态,还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通过深入理解这一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语言的细腻之处,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湫隘嚣尘。 、 《庄子·逍遥游》-尘埃也。 、 《庄子·齐物论》-而游于尘垢之外。 、 《楚辞·招魂》-朱尘筵些。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组词】
浮尘;降尘;灰尘、 一尘不染;尘封、 尘涓、 尘芥、 尘沙
2.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