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0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08:42
地税:地税是指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法律和政策,对土地及其附属物征收的税款。在中国,地税通常指的是地方税务局征收的各种税费,包括但不限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
地税一词源于对土地资源的征税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征收范围和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在中国,地税体系经历了多次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地税在中国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关系到地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
地税可能引起人们对经济负担的担忧,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同时,它也是社会公平和资源分配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个人生活中,地税可能影响到房产购买和投资决策,例如在选择居住地时,地税的高低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诗歌中,地税可以被用来象征社会的负担或变迁,如“岁月的地税,无声地刻画着城市的年轮。”
地税可能让人联想到政府办公大楼、税务局的标志,或是人们在税务咨询窗口前的排队场景。
在不同国家,地税的征收方式和税率可能有所不同,反映了各自的经济政策和社会结构。
地税作为一个经济和社会术语,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财务规划,也是国家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地税的含义和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社会经济运作的机制。
1.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2.
【税】
(形声。从禾,兑(duì)声。本义:田赋,征收的农产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税,租也。 、 《急就篇》注-敛财曰赋,敛谷曰税,田税曰租。 、 《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初税亩。 、 《大戴礼记·主言》-税十取一。 、 《汉书·食货志》。注:“税者,田租也。”-有税有赋。 、 《周礼·掌交》-论九税之利。 、 《汉书·刑法志》-有税有赋,税以足食,赋以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