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2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5:54
词汇“收夷”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收”通常指收集、接收或结束某事,而“夷”在古代汉语中指外族或外国,有时也带有贬义,指野蛮或未开化的人。因此,“收夷”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接收或处理与外族或外国相关的事务。
由于“收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几乎没有应用。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使用“夷”来指代外族的情况,但“收夷”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汇并不常见。
由于“收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夷”字在古代汉语中指外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字的使用频率和含义都有所变化。现代汉语中,“夷”字的使用已经大大减少,且更多地出现在历史文献中。
在古代**,对待外族的态度和政策经历了多次变化,从开放交流到封闭自守都有。“收夷”可能反映了当时对外族事务的一种处理方式。
由于“夷”字带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色彩,使用“收夷”可能会引起一些关于民族关系和历史政策的联想。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因此很难有相关的个人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收夷”用于历史小说或剧本中,描述古代**的外交或军事活动。
由于“收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不太可能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因为“收夷”涉及的是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收夷”作为一个词汇,其使用和意义都受到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限制。在现代汉语中,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有限。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文献和文化背景。
1.
【收】
(形声。从攴(pū),收(jiū)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收,捕也。 、 《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女反收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 《后汉书·张衡传》-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组词】
收领、 收系、 收付、 收考、 收夷、 收劾、 收案、 收掩、 收执、 收禁、 收领
2.
【夷】
(会意。从大从弓。本义:东方之人。即我囯古代对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
同本义 。殷代分布在今山东省,江苏省一带。后來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引证】
《说文》-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会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 、 《後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 、 《书饶典》。马注:“萊夷也。”-宅喁夷。 、 《周礼职方式》-四夷八蠻。
【组词】
夷歌、 夷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