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2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27:06
词汇“收堂客”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可能需要从方言或特定地区的用法来理解。以下是对该词汇的分析:
“收堂客”可能是指在某些方言中,指代家庭中的女主人或者负责家务的女性。这个词汇可能来源于对家庭内部事务的管理者的称呼。
由于“收堂客”不是一个普遍通用的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局限于某些地区或特定的社会群体。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汇,可能是为了体现地方特色或特定社会背景。
由于“收堂客”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其词源可能与地方方言的发展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可能有所变化。
在某些传统文化中,家庭内部事务的管理被视为女性的职责,因此“收堂客”这样的称呼可能体现了这种性别角色分工。
对于不熟悉这个词汇的人来说,它可能会引起好奇或困惑。对于熟悉这个词汇的人来说,它可能唤起对传统家庭结构和女性角色的思考。
由于这个词汇的特殊性,个人应用可能不多见。如果有人在生活中遇到这个词汇,可能会是在与特定地区的人交流时。
在创作中,可以将“收堂客”作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元素,用来丰富故事背景或人物形象。
由于这个词汇的特殊性,可能难以找到直接的视觉或听觉联想。但如果结合地方文化,可以想象一些传统的家庭场景。
由于“收堂客”不是一个普遍的汉语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收堂客”这个词汇体现了语言的多样性和地方特色。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习俗。尽管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它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和联想。
1.
【收】
(形声。从攴(pū),收(jiū)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收,捕也。 、 《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女反收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 《后汉书·张衡传》-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组词】
收领、 收系、 收付、 收考、 收夷、 收劾、 收案、 收掩、 收执、 收禁、 收领
2.
【堂】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堂,殿也。 、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书·顾命》-立于西堂。 、 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吾见封之若堂者矣。 、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燕坐于华堂之上。 、 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华堂旅会。
【组词】
堂上、 堂下、 堂宇、 堂事、 堂阶、 堂阁、 堂廉
3.
【客】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客,寄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 徐光启《甘薯疏序》-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 白居易《雨夜有念》-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
【组词】
客边、 客纲客纪、 客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