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1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11:21
词汇“掌股”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打字错误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为了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可以假设“掌股”是“掌故”的误写,因为“掌故”是一个更为常见的词汇。以下是对“掌故”的分析:
“掌故”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掌握和了解过去的典故、故事或历史。它通常指的是对历史知识的熟悉和了解,尤其是那些与特定人物、或文化传统相关的故事。
“掌故”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掌”意为掌握,“故”意为故事或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对历史的了解和掌握。
在**文化中,对历史的尊重和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掌故”这个词体现了对历史知识的重视,以及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掌故”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的厚重感。它可能会激发人们对过去的兴趣和对知识的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掌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从而在交流中展现出更丰富的知识储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掌故”来增加作品的历史感和文化深度,例如:“岁月如歌,掌故如画,历史的篇章在心中缓缓展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智者坐在书堆中,手中拿着一本古书,讲述着古老的掌故。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典音乐,如古筝或二胡的旋律,来营造一种历史和文化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掌故”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是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和传承的重视。
“掌故”这个词体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它不仅是一个词汇,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掌故”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掌】
本义:手掌,手心。
【引证】
《说文》-掌,手中也。 、 《论语·八佾》-指其掌。 、 枚乘《谏吴王书》-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组词】
掌上、 掌上观纹、 掌文
四足动物带爪的脚。
【引证】
《孟子·告子上》-熊掌,亦我所欲也。
2.
【股】
(形声。从肉,殳(shū)声。本义:大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股,髀也。 、 《论语·宪问》疏-膝上曰股,膝下曰胫。 、 《战国策·秦策》-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 、 《史记·酷吏列传》-余皆股栗。 、 《聊斋志异·狼三则》-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组词】
股掌、 股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