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2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21:24
“乱道”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个主要含义:
“乱道”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乱”和“道”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乱”已有混乱、无序的含义,“道”则指道路或方法。随着语言的发展,“乱道”逐渐被用来形容各种形式的混乱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秩序和条理被视为重要的美德。因此,“乱道”这个词汇往往带有负面色彩,常用来批评那些不符合社会规范和秩序的行为或言论。
“乱道”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如困惑、不安和烦躁。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混乱的场景,或者感到无法理解和接受。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为信息传达不清而导致的工作混乱,这时“乱道”这个词汇就非常贴切地描述了当时的状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乱道的世界里,我寻找着那一丝清明。”
视觉上,“乱道”可能让人联想到拥挤的街道,杂乱无章的物品堆放。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嘈杂的噪音,无法分辨出清晰的声音。
在英语中,“乱道”可以对应“chaos”或“disorder”,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
“乱道”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非常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准确地描述混乱和无序的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乱】
(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同本义。
【引证】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持互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训理也。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