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2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29:40
崖画:崖画是指在岩石表面,尤其是悬崖峭壁上绘制的图画或雕刻。这些艺术作品通常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古代人类记录生活、**信仰、社会活动等内容的手段。
“崖画”一词由“崖”(指陡峭的山崖)和“画”(指图画)组成。在古代,人们利用自然岩石表面进行艺术创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作品被统称为“崖画”。
崖画在许多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们不仅是艺术作品,也是历史和**的记录。例如,澳大利亚的原住民崖画记录了他们的神话和传统,而非洲的崖画则反映了早期人类的社会结构和狩猎活动。
崖画常常给人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觉,它们是时间的见证,让人联想到古代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一次旅行中,我参观了一个著名的崖画遗址,那些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崖画”:
在时间的崖壁上, 崖画诉说着古老的秘密, 每一笔,每一划, 都是岁月的痕迹。
想象一幅崖画,可以看到岩石上的图案在阳光下闪烁,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配合上悠扬的古琴音乐,更能营造出一种穿越时空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崖画的含义和用途各异。例如,的崖画可能更多地与道教和有关,而非洲的崖画则可能与部落仪式和狩猎传统相关。
通过对“崖画”的深入学,我认识到它不仅是艺术的一种形式,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文化视野,增强我对历史和艺术的感知能力。
1.
【崖】
(形声。从山,厓(yá)声。本义:岸;水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崖,高边也。 、 《说文句读》-崖,岸。高边也。…此云高边,崖则水之边而峭高者也。 、 《荀子·劝学》-渊生珠而崖不枯。 、 《尔雅·释丘》。按:“厓之峻而高者,岸也,即岸也。”-望厓洒而高岸。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伯有廷劳于黄崖。 、 《庄子·秋水》-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 《庄子·山水》-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 、 宋·沈括《梦溪笔谈》-穹崖巨谷。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蹑履登崖。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石崖侧削。 、 《徐霞客游记》-四眺重崖,皆悬绝无径,而西崖尤为峻峭。
【组词】
崖谷、 崖口、 崖垠、 崖畔、 崖岭、 崖穴
2.
【画】
(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yù),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 、 《左传·襄公四年》-画为九州。 、 《汉书·地理志上》-画壄分州。
【组词】
画野分疆、 画土分贡、 画地、 画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