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0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03:23
“俊壮”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俊”和“壮”。其中,“俊”通常指外貌英俊、美好,而“壮”则指体格健壮、有力。因此,“俊壮”整体上形容一个人不仅外貌英俊,而且体格健壮,是一个褒义词。
“俊壮”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俊”和“壮”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形容人的外貌和体格的词汇。
在**文化中,“俊壮”常常与阳刚之气和健康美联系在一起,是传统审美观念中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这种审美观念仍然存在,尤其是在男性形象的塑造上。
“俊壮”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阳光的感觉,联想到健康、活力和力量。它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强健体魄的追求。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健身房遇到一位身材俊壮的教练,他的形象激励了我坚持锻炼,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俊壮”:
晨光中,他俊壮的身影
如山岳般坚定,如河流般奔腾
每一块肌肉,都诉说着生命的力量
想象一个俊壮的男子在阳光下锻炼,汗水顺着他的肌肉线条流淌,这种画面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和美感。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健身房中器械的撞击声和呼吸声,增添一种力量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handsome and strong”,虽然表达相似的意思,但“俊壮”更具有汉语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俊壮”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人的外貌和体格,还蕴含了文化和审美的意义。在学*汉语和理解**文化的过程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更好地理解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
1.
【俊】
(形声。从人,雋(jùn)声。本义:才智超群的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俊,材千人也。 、 《春秋繁露·爵国》-十人者曰豪,百人者曰杰,千人者曰俊,万人者曰英。 、 《鹖冠子·能天》-德万人者谓之俊。 、 《礼记·王制》-俊士。 、 《礼记·月令》-赞杰俊。
【组词】
俊选、 俊良、 俊物、 俊群
2.
【壮】
(形声。从士,爿(pán)声。本义:人体高大,肌肉壮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壮,大也。 、 《广雅》-壮,健也。 、 《方言》-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 、 《礼记·曲礼》-三十曰壮。 、 《史记·项羽本纪》-壮士,赐之卮酒。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壮骑数百驰。 、 《逸周书》-男气壮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壮哉我中国少年。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三小姐长远勿见,好像壮仔点哉。
【组词】
壮浪、 壮盛、 壮勇、 壮武、 年轻力壮;兵强马壮;壮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