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1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9:29
奏刀: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使用刀具”,在古代汉语中,它特指用刀进行切割、雕刻等动作。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较为文雅,常用于描述精细的手工艺或艺术创作中的切割动作。
“奏刀”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的“奏”字有执行、进行的意思,而“刀”则是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更多地出现在文学和艺术领域,用以形容精细的手工艺。
在**传统文化中,手工艺人常被赋予高度的尊重,他们的技艺被视为一种艺术。因此,“奏刀”这个词汇也承载了对工匠精神的赞美和对精细工艺的尊重。
“奏刀”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专注和敬畏。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寂静的工作室中,全神贯注于手中的刀和材料的工匠,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艺术的尊重和对完美的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观过一个木雕展览,看到工匠们奏刀雕刻,那种专注和技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词汇让我想起了那次经历,感受到了手工艺的魅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奏刀”:
在寂静的夜里,
他奏刀于木,
每一刀,
都是对时间的挑战,
对美的追求。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个工匠在昏黄的灯光下奏刀雕刻,木屑轻轻飘落,刀刃与木头的摩擦声在空气中回响。这种场景给人以宁静和专注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arving with a knife”,但这个表达较为直接,缺少了“奏刀”所蕴含的文雅和艺术感。
“奏刀”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使用不多,但它所蕴含的专注、技艺和对艺术的尊重,使其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中仍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手工艺的价值,以及在语言表达中如何运用这样的词汇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美感。
1.
【奏】
(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屮”(chè),初生的草,有上进义;中为双手形;下为“本”(tāo),行趋之义。本义:奉献,送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奏,进也。 、 《虞书》-敷奏以言。 、 《诗·小雅·六月》-以奏肤公。 、 《诗·小雅·宾之初筵》-各奏尔能。 、 《书·益稷》-予乘四载,随水刊木,既益奏庶鲜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奉璧奏秦王。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使奏其技。 、 《论衡·逢遇》-以夏进炉,以冬奏扇。 、 萧纪《同萧长史看妓》-燕姬奏妙舞,郑女发清歌。 、 方苞《狱中杂记》-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己。
【组词】
奏舞、 奏歌
2.
【刀】
(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刀,兵也。象形。 、 《释名》-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 、 唐·崔国辅《从军行》-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
【组词】
刀枪;刀兵;刀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