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5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53:00
“干肥”这个词汇在农业领域中指的是一种肥料,通常是由动物粪便、植物残余物等有机物质经过干燥处理后制成的固体肥料。这种肥料富含有机质和营养元素,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在农业专业领域,“干肥”是一个常用词汇,用于描述一种特定的肥料类型。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但如果涉及到农业或自然环境的描写,也可能出现。在口语中,除非是在农业相关的对话中,否则这个词汇不太会被使用。
同义词:有机肥料、堆肥 反义词:化肥(化学肥料)
“干肥”这个词汇直接来源于其物质状态和用途,即干燥的有机肥料。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干肥的制作方法和成分也在不断改进和演变。
在重视有机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干肥作为一种环保和高效的肥料,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还能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提到“干肥”,可能会联想到自然、环保和农业劳作的场景。它代表着一种回归自然、注重生态平衡的农业理念。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参与园艺或种植活动,可能会直接使用干肥来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生长。
在诗歌中,可以将“干肥”作为一种象征,代表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恩赐:
春风拂过田野, 干肥滋养着大地, 生命的种子, 在温暖的土壤中苏醒。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片肥沃的土地,农民正在施撒干肥,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植物的清新气息。听觉上,可能是农具的响声和鸟儿的鸣叫,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
在不同文化中,对于有机肥料的称呼和使用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是相似的,都是指利用自然物质来提高土壤肥力。
“干肥”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农业和环保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农业实践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1.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2.
【肥】
(会意。从肉,本义:脂肪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肥,多肉也。 、 《大戴礼记·易本命》-坚土之人肥。 、 《礼记·月令》-瞻肥瘠。 、 《左传·桓公六年》。服注:“牛羊曰肥。”-吾牲牷肥。 、 《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
【组词】
肥猪;肥肉、 肥腻、 肥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