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4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43:31
失语症是一种语言障碍,通常由脑部损伤引起,如中风、脑部创伤或神经退行性疾病。失语症患者可能在理解语言、表达语言、阅读或书写方面遇到困难。这种障碍不仅影响语言能力,还可能影响患者的社交互动和心理健康。
“失语症”一词源自希腊语的“aphasia”,由“a-”(没有)和“phasis”(说话)组成。在19世纪,法国神经学家保罗·布罗卡首次详细描述了这种病症,因此失语症有时也被称为“布罗卡失语症”。
在社会文化中,失语症常常被视为沟通障碍的象征,反映了社会对语言和沟通的重视。在一些文化中,失语症患者可能面临歧视或误解,因此提高公众对失语症的认识和理解非常重要。
失语症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沉默、孤独和无助。它提醒我们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语言障碍时可能遇到的挑战。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失语症患者,通过耐心和创造性的沟通方式,我们能够建立有效的交流,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沟通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在诗歌中,失语症可以被用作隐喻,表达内心的沉默和无法言说的情感:
在沉默的海洋中, 失语的灵魂漂泊, 寻找那丢失的词语, 在无声的夜里, 编织着无法言说的梦。
失语症可能让人联想到沉默的画面,如一个人孤独地坐在窗前,望着外面的世界,却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在音乐中,失语症可能与缓慢、沉重的旋律相关联,传达出内心的沉重和无助。
在不同语言中,失语症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都是指语言能力的丧失或障碍。例如,在西班牙语中,失语症被称为“afasia”,在德语中被称为“Sprachstörung”。
失语症是一个复杂的词汇,涉及医学、心理学和文化等多个领域。它不仅是一个专业术语,也是一个富有情感和象征意义的词汇。通过对失语症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语言障碍时所需的耐心和创造性。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语】
告诉,使知道。
【引证】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 《论语·阳货》-吾语女。 、 《三国志·方使传》-若引其许,若至,语人。 、 晋·干宝《搜神记》-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贫者语于富者曰…
【组词】
语言、 语其友;不以语人
3.
【症】
症候;病象。古通“證”。
【引证】
《五杂俎·物部三》-荔枝核性太热,补阴,人有阴症寒疾者,取七枚煎汤饮之,汗出便差。亦治疝气。
【组词】
死症、 险症、 顽症、 崩症、 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