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1:29
侏儒症是一种医学术语,指的是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或其他疾病导致身高显著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正常人群的一种状态。侏儒症患者的身高通常低于147厘米(约4英尺10英寸)。
“侏儒”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身材矮小的人。在医学领域,这个词被用来专门指代由于遗传或疾病导致的身高异常矮小的状况。
在不同的文化中,侏儒症可能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含义。在一些文化中,侏儒可能被视为特殊的存在,而在其他文化中,他们可能面临歧视和排斥。
提到侏儒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身体上的差异和社会适应的挑战。这种联想可能伴随着同情、好奇或误解。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遇到过侏儒症患者,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对社会的适应方式可能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创作中,可以将侏儒症作为一个角色特征,探讨其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角色发展。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童话故事中的侏儒形象,或是医学图片中的侏儒症患者。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描述侏儒症的纪录片或访谈节目中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对侏儒症的描述和态度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文化中,侏儒可能被视为神秘或具有特殊能力的象征。
侏儒症作为一个医学术语,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尤其是在医学和心理学领域。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交含义,有助于更敏感和尊重地使用这一词汇。
1.
【侏】
短小。
【引证】
《广雅·释诂》-侏,短也。 、 《国语·晋语》-侏儒不可使援。
【组词】
侏优
侏侏 ,无所知的样子。
【引证】
《太玄经·童》-修侏侏,比于朱儒。
2.
【儒】
(形声。从人, 需声。本义: 术士)。
同本义。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
【引证】
《说文》-儒,术士之称。 、 《法言·君子》-通天地之人曰儒。 、 《论衡·超奇》-能说一经者为儒生。 、 《墨子·非儒下》-儒浩居而自顺者也。 、 《周礼·太宰》-四曰儒,以道得民。 、 《礼记·儒行》-儒之言优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
【组词】
儒师;儒仙
3.
【症】
症候;病象。古通“證”。
【引证】
《五杂俎·物部三》-荔枝核性太热,补阴,人有阴症寒疾者,取七枚煎汤饮之,汗出便差。亦治疝气。
【组词】
死症、 险症、 顽症、 崩症、 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