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0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2:14
词汇“歧迷”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推测“歧”通常指分歧、岔路,而“迷”则指迷惑、迷失。结合起来,“歧迷”可能指的是在选择或判断上感到困惑,不知道该走哪条路或做出哪个决定。
由于“歧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明确。可能是由“歧”和“迷”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形容人在选择上的困惑。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面临多种选择,从职业道路到个人生活,都可能让人感到“歧迷”。这个词反映了现代人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的一种普遍心理状态。
在个人生活中,每个人可能在某些时刻感到“歧迷”,比如在选择大学专业、职业道路或人生伴侣时。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歧迷”来表达内心的迷茫: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感到歧迷,
每一条路都通向未知,
我的心在迷雾中徘徊,
寻找着那一束指引的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状态可以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如英语中的“at a loss”或“confused”。
“歧迷”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准确地描述了人在面对重要选择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了解和使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尤其是在需要描述迷茫和不确定感的时候。
1.
【歧】
(同“跂”。形声。从止,支声。或作“岐”。本义:多余的脚趾)。
同本义。
【引证】
《集韵》-跂,《说文》:“足多指也。”或作枝歧。 、 张衡《思玄赋》-歧趾而胪情。
2.
【迷】
(形声。从辵(chuò),米声。本义:迷路;分辨不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迷,惑也。 、 《书·舜典》-烈风雷雨弗迷。 、 《韩非子·解老》-凡夫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之,则为迷。 、 《离骚》-及行迷之未远。 、 《楚辞·惜诵》-迷不知宠之门。 、 《聊斋志异·促织》-迷其所在。 、 《楚辞·九章·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 杜牧《阿房宫赋》-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其若迷。 、 、 清·姚鼐《登泰山记》-道中迷雾。
【组词】
迷离徜彷、 迷罔;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