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1:01
分疏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分析和解释来澄清或区分事物的不同方面或层次。在实际使用中,它通常指对复杂问题进行细致的剖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内在逻辑或各个组成部分。
“分疏”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分”指分开、区分,“疏”指疏通、解释。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对事物的细致分析和解释。
在**传统文化中,“分疏”强调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细致分析,这与儒家文化中重视学问和思考的传统相契合。
“分疏”给人一种严谨和深入的感觉,常与学术、研究和理性思考相关联。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复杂问题的探索欲望。
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我经常需要对研究数据进行分疏,以确保我的分析准确无误。
在诗歌中,可以将“分疏”用于描述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感悟:
晨露分疏叶脉间,
微光透析夜的残。
在英语中,“analysis”和“dissection”在某种程度上与“分疏”相似,都强调对事物的深入分析和解释。
“分疏”是一个强调细致分析和解释的词汇,它在学术和专业领域中尤为重要。通过对“分疏”的学*和应用,我更加重视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严谨分析,这对于提升我的学术能力和思维深度具有重要意义。
1.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2.
【疏】
(会意。“疋”有通的意思。本义:疏导,开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疋者,破包足动也。孕则塞,生则通。因转注为开通分远之谊,俗字作疎,故汉疏广之后,隐其半为束氏。-疏,通也。 、 《国语·周语》。注:“通也。”-疏为川谷,以导其气。 、 《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 、 《柳宗元《天说》-疏为川渎、沟洫、陂池。 、 《史记·河渠书赞》-水之利害,自古而然。禹疏沟洫,随山浚川。
【组词】
疏决、 疏漏、 疏源、 疏瀹、 疏辟、 疏涤、 疏治、 疏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