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0:39
词汇“栉剔”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栉剔”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栉剔”的字面意思是梳理和剔除。其中,“栉”指的是梳子,引申为梳理;“剔”则是剔除、清除的意思。结合起来,“栉剔”可以理解为通过梳理来剔除不需要的部分,常用于比喻性的语境,如清理思想、剔除杂质等。
在文学作品中,“栉剔”常用于形容对事物进行细致的整理和精炼。例如,在描述对文章或思想的修改时,可以用“栉剔”来表达深入的梳理和提炼。
“栉剔”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栉”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指梳子;“剔”字则有剔除、清除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栉剔”常用于形容对事物进行细致的整理和精炼。
在**传统文化中,“栉剔”常与修身养性、治学严谨等价值观相联系。它体现了对事物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追求完美的精神。
“栉剔”一词给人以精细、严谨的印象,常让人联想到对事物进行深入思考和细致处理的过程。它传递出一种追求卓越和完美的情感。
在学术研究中,我常常需要对自己的论文进行栉剔,确保每一个论点都清晰有力,每一处引用都准确无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栉剔”:
思想如发,需栉剔,
剔除杂念,梳理清晰。
心灵之镜,经栉剔,
映照真理,无尘无翳。
在视觉上,“栉剔”可以联想到一个人细致地梳理头发或整理物品的画面。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梳理头发时发出的细微声响,或是整理物品时的轻柔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fine”或“polish”,它们都有提炼和精炼的意思,但“栉剔”更强调通过梳理来剔除不需要的部分。
通过对“栉剔”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细致整理和精炼方面的独特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提升表达的精确性和深度。
1.
【栉】
(形声。从木,节声。本义:梳子、篦子的总称)同本义。
【引证】
《说文》。疏:“比密曰栉,尤密者曰茝。”-栉,梳比之总名也。 、 《仪礼·士冠礼》-奠纚笄栉于筵南端。 、 《仪礼·丧服礼》。注:“以栉之木为笄或曰棒笄。”-恶笄者,栉笄也。 、 《诗·周颂·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 《庄子·寓言》-妻执巾栉。
【组词】
栉佩、 栉珥、 栉栉、 栉密
用梳子梳头发。
【引证】
白居易《与元九书》-今俟罪浔阳,除盥栉食寝外无余事。
【组词】
栉工、 栉束、 栉冠、 栉掠、 栉梳、 栉发
2.
【剔】
(形声。从刀,易声。本义:分解骨肉,把肉刮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即为鬄之或体。-剔,解骨也。 、 《通俗文》-去骨曰剔。
【组词】
剔股;剔肉;剔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