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2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29:07
词汇“栉垢爬痒”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富有形象和比喻意义的成语。
“栉垢爬痒”字面意思是梳理污垢,爬抓痒处。这个成语比喻清除积弊,解决问题。其中,“栉”指的是梳理,“垢”指的是污垢,“爬”是抓,“痒”则是痒处。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处理复杂或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在政治、社会或个人生活中清除不良现象或解决问题时。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形容主人公的决心和行动,以改善现状。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用以形象地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含义逐渐固定。
在**传统文化中,清洁和整洁被视为美德,因此“栉垢爬痒”这个成语也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即通过努力和决心来改善和净化环境或状态。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勤奋、决心和改善现状的行动。它鼓励人们面对问题时不逃避,而是积极解决。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鼓励自己在面对困难或不良*惯时,要有决心和行动去改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栉垢爬痒心不怠,春风化雨润无声。”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认真地梳理头发或清洁身体,听觉上则是梳理和抓痒的声音,这些都强化了成语的形象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clean up the mess”或“tackle the problem”也有相似的含义。
“栉垢爬痒”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含哲理,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勇于行动,通过努力来改善现状。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君随往改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观察判官,栉垢爬痒,民获苏醒。
1.
【栉】
(形声。从木,节声。本义:梳子、篦子的总称)同本义。
【引证】
《说文》。疏:“比密曰栉,尤密者曰茝。”-栉,梳比之总名也。 、 《仪礼·士冠礼》-奠纚笄栉于筵南端。 、 《仪礼·丧服礼》。注:“以栉之木为笄或曰棒笄。”-恶笄者,栉笄也。 、 《诗·周颂·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 《庄子·寓言》-妻执巾栉。
【组词】
栉佩、 栉珥、 栉栉、 栉密
用梳子梳头发。
【引证】
白居易《与元九书》-今俟罪浔阳,除盥栉食寝外无余事。
【组词】
栉工、 栉束、 栉冠、 栉掠、 栉梳、 栉发
2.
【垢】
(形声。从土,后声。本义:污秽,尘土一类的脏东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垢,浊也。 、 《庄子·大宗师》-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 、 《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 韩愈《进学解》-爬罗剔块,刮垢磨光。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组词】
积垢;尘垢;泥垢;牙垢;污垢;耳垢
3.
【爬】
(形声。从爪,巴声。爪,手爪。本义:搔,爬梳)。
同本义。
【引证】
《广韵》-爬,搔也。 、 韩愈等《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怯烦类决痈,惬兴剧爬疥。 、 白居易《自咏老身示诸家属》-支分闲事了,爬背向阳眠。
【组词】
爬挲、 爬栉、 爬耳搔腮、 爬拉
4.
【痒】
(形声。从疒(chuáng),养声。本义:一种皮肤不适、引人欲搔的感觉)。
形容某些难以抑制的强烈愿望。
【引证】
宋·陆游《还东》-花前技痒又成诗。
【组词】
痒滋滋、 痒酥酥、 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