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5:51
词汇“栉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梳理头发或胡须的动作。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栉剃”进行深入分析:
“栉剃”的字面意思是使用梳子和剃刀来整理头发或胡须。其中,“栉”指的是梳子,“剃”则是指用剃刀剃除。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栉剃”可能会被用来形容人物的仪容整洁,或者作为一种仪式性的行为。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更为通俗的“梳理”和“剃须”。
“栉”字源于古代的梳子,而“剃”字则与剃刀的使用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栉剃”这个词汇,用以描述一种特定的个人护理行为。
在古代**,栉剃不仅是个人卫生的体现,也是一种社会礼仪。在宫廷和贵族阶层中,栉剃被视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提到“栉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优雅和仪式感,以及对个人形象的重视。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古典美和仪式感。
在现代生活中,“栉剃”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梳理”和“剃须”来描述类似的行为。
在创作中,可以将“栉剃”作为一个复古的元素,用来描绘一个古代人物的形象,或者作为一种象征,代表对传统的尊重和维护。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代文人坐在镜前,手持梳子和剃刀,细心地栉剃着自己的头发和胡须。这样的场景可能会伴随着古琴的悠扬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典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使用“grooming”来泛指个人护理行为。
“栉剃”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个人形象和礼仪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历史深度。
1.
【栉】
(形声。从木,节声。本义:梳子、篦子的总称)同本义。
【引证】
《说文》。疏:“比密曰栉,尤密者曰茝。”-栉,梳比之总名也。 、 《仪礼·士冠礼》-奠纚笄栉于筵南端。 、 《仪礼·丧服礼》。注:“以栉之木为笄或曰棒笄。”-恶笄者,栉笄也。 、 《诗·周颂·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 《庄子·寓言》-妻执巾栉。
【组词】
栉佩、 栉珥、 栉栉、 栉密
用梳子梳头发。
【引证】
白居易《与元九书》-今俟罪浔阳,除盥栉食寝外无余事。
【组词】
栉工、 栉束、 栉冠、 栉掠、 栉梳、 栉发
2.
【剃】
用刀刮去毛发。
【引证】
《说文》-鬀,剃发也。大人曰髡,小儿曰鬀,尽及身毛曰鬄。
后来写作“剃”。
【引证】
《广韵》-剃,同鬀。
【组词】
剃胡子;剃汗毛;剃得干净;剃光头;剃削、 剃面;剃工;剃平头;剃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