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0:1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0:15:06
词汇“略意”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似乎是一个组合词,由“略”和“意”两个字组成。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略意”可以理解为“简略的意思”或“大致的意图”。它强调的是对某事物或情况的简要描述或理解,而不是深入或详细的解释。
“略”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简略”、“省略”,而“意”字则表示“意思”、“意图”。两者结合形成的“略意”强调的是对事物简要的理解或描述。
在**文化中,强调“略意”可能与传统的“中庸之道”有关,即在表达和理解事物时追求适度,不过分深入或简化。
“略意”可能给人一种轻松、不拘泥的感觉,因为它避免了过度深入或复杂的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需要快速了解或表达某件事情时,可能会使用“略意”来描述我们的理解或看法。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略意”来表达对自然景色的初步感受,如:“晨曦略意,露珠轻吻叶尖。”
结合图片,“略意”可能让人联想到简洁的线条或抽象的画面,强调形式的简化和概括。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ketchy understanding”或“rough idea”,强调对事物的大致或初步理解。
“略意”作为一个词汇,强调了对事物的简要理解或描述,适用于需要快速表达或理解的场合。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略意”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更灵活地处理信息和沟通。
1.
【略】
(形声。从田,各声。本义:封疆土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略,经略土地也。 、 《左传·昭公七年》-天子经略土地,定城国,制诸侯。
2.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