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1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7:08
打赤脚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不穿鞋,光着脚”。在汉语中,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没有穿鞋袜,直接用脚底接触地面的情况。
“打赤脚”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历史悠久,其字面意思和现代使用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和语境有所变化,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某些文化中,打赤脚可能与贫困、原始生活状态相关联。然而,在其他文化中,如某些*或传统俗中,打赤脚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表示谦卑或与自然的连接。
对于我来说,“打赤脚”常常让人联想到自由、纯真和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它可能唤起对童年时光的回忆,那时我们无忧无虑地在户外奔跑,感受大地的温暖。
在我小时候,夏天经常和朋友们打赤脚在田野里奔跑,那种与土地直接接触的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中,我打赤脚,踏过露珠,寻找那失落的纯真。”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孩子在金黄色的沙滩上打赤脚,海浪轻轻拍打着他的脚踝,海鸥的叫声在耳边回响。
在英语中,“barefoot”对应“打赤脚”,其使用情况和含义与汉语中的“打赤脚”相似。
“打赤脚”这个词汇简单却富有深意,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动作,还承载了文化、情感和个人的记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打】
量词,指十二个
【组词】
一打火柴、 一打鸡蛋、 一打铅笔
2.
【赤】
(会意。甲骨文,从大(人)从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红红的。一说“大火”为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赤,南方色也。 、 《书·洪范·五行传》-赤者,火色也。 、 《素问·风论》。注:“赤者,心色也。”-其色赤。 、 《书·顾命》。郑注:“武王诛纣时刀赤为饰。”-赤刀。 、 《齐民要术·种椒》-色赤椒好。 、 《易·困卦》。郑注:“朱深曰赤。”-困于赤绂。 、 姚鼐《登泰山记》。又如:赤刀(刀口赤色的宝刀);赤衣(红色衣服);赤丸(红色弹丸);赤日(红日;烈日);赤石(红色的石头);赤泥(呈红色的泥土)-日上,正赤如丹。
3.
【脚】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引证】
《说文》-崛,山短高也。 、 《埤苍》-崛,特立也。 、 张衡《西京赋》-神明崛其特起。 、 《文选·扬雄·甘泉赋》-洪台崛其独出兮。
【组词】
脚儿、 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