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3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39:16
词汇“插科使砌”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建筑术语,后来被引申为文学和日常语言中的一个表达。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插科使砌”字面意思是在建筑过程中插入木条或石块来加固结构。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它比喻在文章或言谈中插入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以增加趣味或掩饰不足。
“插科使砌”最初是建筑术语,后来被文学家和文人用来形容在文章或言谈中插入无关紧要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学和艺术常常追求“文以载道”,即文章应该有深刻的意义。因此,“插科使砌”有时被视为一种文学技巧,用来平衡严肃和轻松的元素。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轻松、幽默的感觉,但同时也可能暗示内容的肤浅或不严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写作或演讲中无意中使用“插科使砌”,以增加趣味性或缓解紧张气氛。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插科使砌”来描述一个场景,如:“春风拂面,柳絮插科使砌,点缀着湖边的宁静。”
想象一个古代建筑工地上,工人们正在忙碌地插入木条和石块,这个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插科使砌”的原始含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igress”或“ramble”,但这些词汇更多强调的是偏离主题,而不是插入无关内容。
“插科使砌”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反映了语言的灵活性,也揭示了文学和日常交流中的一种技巧。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深度具有重要意义。
苦会插科使砌,何吝搽灰抹土,歌笑满堂中。
1.
【插】
(形声。从手,臿(chā)声。本义:刺入、挤放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插,刺内也。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沉吟放拨插弦中。 、 《广州军务记》-是日城内遍插白旗。
【组词】
插花筵席、 插标、 插管
2.
【科】
(会意。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科,程也。 、 《论语·八佾》-为力不同科。 、 《论衡·幸偶》-与此同科。 、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巧曹》-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组词】
科品、 科荣、 科爵
3.
【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伶者,令也。-使,伶也。 、 《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故君使其臣。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组词】
支使
4.
【砌】
指戏剧。
【引证】
陶宗仪《辍耕录》-诸杂砌:《摸石江》、《梅妃》…。
串演。
【引证】
汤显祖《牡丹亭》-俺怕不占场儿砌一个《锦西湖上马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