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4:05
插科打诨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插入一些滑稽的言辞或动作来逗笑他人。基本含义是指在严肃或正式的场合中,通过幽默或戏谑的方式来缓解气氛或引起笑声。
插科打诨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元代戏曲中,原指戏曲演员在表演中插入一些滑稽的动作或言辞来逗笑观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扩展到日常生活中的幽默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幽默和戏谑被视为一种社交技巧,能够在紧张或严肃的场合中起到缓和气氛的作用。插科打诨因此成为一种受欢迎的社交行为。
插科打诨 通常带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感反应,能够让人感到放松和愉悦。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喜剧演员或幽默大师的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朋友聚会中使用插科打诨来打破尴尬的沉默,效果非常好,大家都笑了起来,气氛也变得更加融洽。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笑颜开,
插科打诨乐无边。
花间一壶酒,
醉了人间。
插科打诨 可能让人联想到喜剧电影中的搞笑场景,或者是相声表演中的幽默对白。这些场景和声音都能带来愉悦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crack a joke" 或 "make a funny remark",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逗笑他人或缓解气氛。
插科打诨 是一个富有文化特色的汉语成语,它不仅体现了汉语的幽默感,也反映了人们在社交中追求轻松愉快氛围的愿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交流更加生动有趣。
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
事情出了岔子的时候,~,轻松的把责任卸在别人头上。
1.
【插】
(形声。从手,臿(chā)声。本义:刺入、挤放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插,刺内也。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沉吟放拨插弦中。 、 《广州军务记》-是日城内遍插白旗。
【组词】
插花筵席、 插标、 插管
2.
【科】
(会意。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科,程也。 、 《论语·八佾》-为力不同科。 、 《论衡·幸偶》-与此同科。 、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巧曹》-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组词】
科品、 科荣、 科爵
3.
【打】
量词,指十二个
【组词】
一打火柴、 一打鸡蛋、 一打铅笔
4.
【诨】
(形声。从言,军声。本义:开玩笑的话) 同本义
【组词】
诨话、 诨语、 诨官、 诨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