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2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9:06
水路:字面意思是指水上运输的路线,通常指河流、运河、湖泊等水域,用于船只航行。基本含义包括水上的交通通道和相关的运输系统。
水路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水”和“路”两个字组成,表示水上的路径。在古代,水路主要用于军事和贸易,随着技术的发展,水路的定义和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在许多文化中,水路是重要的交通和贸易通道,如**的京杭大运河。水路的发展往往与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密切相关。
水路常给人以宁静、流动和连接的联想。它可能唤起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或是对历史悠久的航道的敬畏。
在旅行中,我曾沿着一条古老的水路航行,那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水路在连接不同文化和地域中的重要作用。
在诗歌中,水路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流逝或生命的旅程:
水路悠悠,岁月如梭, 船影摇曳,梦回故国。
水路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宁静的湖泊、繁忙的港口或古老的运河。听觉上,可能是船只的汽笛声或水波的拍打声。
在不同文化中,水路的重要性各不相同。例如,在荷兰,水路是国家的命脉,而在内陆国家,水路可能不那么重要。
水路不仅是物理上的交通通道,也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水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助于更丰富地表达和沟通。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路】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路,道也。 、 《尔雅》-路,途也。 、 《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陶潜《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路奠、 路赆、 路引、 路歧、 路次、 路村、 路票、 路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