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0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04:52
断句:在汉语中,“断句”指的是在书写或阅读时,根据语义和语法结构,将一段文字分成若干个句子,每个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是为了使文本更加清晰、易于理解和阅读。
“断句”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当时的书写系统没有标点符号,因此断句是阅读和理解文本的重要手段。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引入了标点符号,但断句的概念仍然保留,并扩展到标点符号的使用上。
在**传统文化中,断句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技巧。古代文人在书写和阅读时都非常注重断句的准确性,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文本的意义和美感。
断句的正确与否常常影响文本的情感表达。一个恰当的断句可以使文本更加生动和有力,而错误的断句则可能导致误解或情感失真。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需要在写作和阅读时进行断句,以确保我的表达清晰且易于理解。例如,在撰写电子邮件或社交媒体帖子时,我会仔细考虑每个句子的结构和长度。
在诗歌创作中,断句可以用来创造节奏和韵律,增强诗歌的情感表达。例如:
夜,
静谧如水,
星光,
点点如泪。
断句的概念可以与视觉艺术中的构图相类比,每个句子就像一幅画中的一个元素,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在听觉上,断句类似于音乐中的节奏和节拍,为文本增添了动态感。
在英语中,断句的概念同样重要,但具体实现方式有所不同。英语使用标点符号(如句号、逗号)来明确句子的边界,而汉语除了标点符号外,还依赖于语义和语法的理解。
断句是语言表达中的基本技巧,它不仅影响文本的清晰度和可读性,还关系到情感和意义的传达。在学*和使用语言时,掌握断句的技巧对于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1.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
2.
【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从丩(jiū),象绳丝缠结之状)。“丩”亦兼表字音。①(gōu)本义:弯曲。②句子。
语句;诗句。
【引证】
《诗·关雎》疏。按,取稽留可钩之意,曲画以识之者也。说文瞿下曰:读如章句之句,则后汉时已转其音如今言屦。-句者,局也。联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周伯琦曰:“语绝为句。”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驴上得句。 、 、 宋·王安石《伤仲永》-书诗四句。 、 宋·沈括《梦溪笔谈》-蒙蒙之句。
【组词】
句式、 句语、 句投、 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