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5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51:18
喝阻:这个词通常用来描述通过大声喊叫或命令来阻止某人做某事的行为。字面意思是通过“喝”(即大声喊叫)来“阻”(即阻止)。
喝阻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喝”源自古代汉语,意为大声喊叫;“阻”意为阻止或阻碍。在现代汉语中,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形成了特定的动作含义。
在**文化中,喝阻常与权威和秩序联系在一起,如父母对子女的管教,老师对学生的纪律要求,以及警察对公众的维护秩序。
喝阻往往带有一种紧张和严肃的情感色彩,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冲突、权威或紧急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喝阻可能用于紧急情况,如阻止孩子接近危险物品,或在公共场合制止不文明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夜的寂静中,一声喝阻,划破了星空的宁静。”
想象一个警察在繁忙的街道上喝阻一个犯罪嫌疑人,这个场景可能伴随着紧张的音乐和人群的惊慌表情。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out down”或“command to stop”,但这些表达没有“喝阻”在中文中所带有的权威和紧急感。
喝阻是一个具有强烈动作性和情感色彩的词汇,它在维护秩序和表达权威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沟通的准确性和效果。
1.
【喝】
大声喊叫。
【引证】
《广苍》-喝声之幽也。 、 《庄子·庚桑楚》-嗌不喝。
【组词】
呼幺喝六;喝神弄鬼、 喝号、 喝拳、 喝报、 喝喊
买卖时吆定商品的价钱。
【引证】
《醒世恒言》-主人家接来,解开包袱,逐疋翻看一过,将称准一准,喝定价格,递与一个客人。
2.
【阻】
(形声。从阜(jù)声,且(jǔ)声。“阜”是土山,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险要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阻,险也。 、 《易·系辞》-德行恒简以知阻。 、 《书·舜典》-黎民阻饥。 、 《周礼·司险》-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川泽之阻。 、 汉·班固《西都赋》-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 《诗·商颂·殷武》-罙入其阻。
【组词】
阻隘、 阻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