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2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3:49
外溢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超出原有范围,向外部扩散或流出”。在基本含义上,它可以指物质、信息、资金、能量等从其原本的容器、系统或领域中流出或扩散到外部。
在不同的语境下,“外溢”有着不同的应用:
“外溢”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由“外”和“溢”两个字组成。其中,“外”指的是外部,“溢”指的是超出限度。这个词汇的使用历史较久,但其具体词源难以追溯。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外溢”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现象或行为的扩散效应,如在社会学中,“文化外溢”可能指一种文化现象从某一群体扩散到更广泛的社会中。
“外溢”这个词汇可能给人带来一种失控或扩散的感觉,有时也可能带有负面情感,如“金融危机的外溢效应”可能让人感到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液体外溢的情况,如咖啡洒出杯子,这时“外溢”这个词汇就非常贴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外溢”来形容情感的扩散:
爱如春水,外溢于心田, 润泽万物,无声却深远。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容器中的液体外溢,形成一种动态的视觉效果。在听觉上,液体外溢的声音可能是一种连续的、轻微的滴水声。
在英语中,“外溢”可以对应为“spillover”或“overflow”,它们在不同语境中也有类似的使用方式。
“外溢”这个词汇在描述超出原有范围的现象时非常有效,它不仅适用于物质层面的描述,也适用于抽象概念的表达。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并灵活运用“外溢”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溢】
(形声。从水,益声。本作“益”。象水从器皿中漫出。本义:水漫出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溢,器满也。 、 《尔雅》-溢,盈也。 、 《广雅》。按,过满为溢。-溢,满也。 、 《考经·诸侯》-满而不溢。 、 《楚辞》-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惧满溢。 、 清·黄宗羲《原君》-溢于辞。
【组词】
溢决、 溢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