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3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32:01
“外派”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将人员派遣到国外或外地工作。基本含义是指公司或组织将其员工派遣到另一个地理位置,通常是跨国或跨地区的,以执行特定的工作任务或项目。
“外派”一词源于汉语,由“外”和“派”两个字组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个词在商业和人力资源领域中变得越来越常见。
在现代社会,外派已成为跨国公司常见的做法,它不仅有助于公司拓展国际市场,还能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跨文化交流。
“外派”可能让人联想到冒险、新奇和挑战,同时也可能带来孤独和思乡之情。
个人经历中,如果有朋友或家人被外派,可能会感受到他们的兴奋和不安,同时也会为他们的新生活感到好奇和祝福。
在诗歌中,可以将“外派”比喻为人生的一次远行,探索未知的领域:
外派的脚步,踏过千山万水, 每一次离别,都是新的开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机场,准备飞往异国他乡的情景。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充满探索和冒险精神的音乐,如《星际穿越》的配乐。
在英语中,“外派”可以对应为“expatriate”或“assignee”,在不同的文化中,外派人员的待遇和期望可能会有所不同。
“外派”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词汇,它不仅涉及地理上的移动,还涉及到文化、心理和职业发展等多个层面。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外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变化。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派】
英文pass的音译
【组词】
派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