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獯虏

獯虏

时间: 2025-04-30 13:46:14

獯虏

基础信息

  • 词语 獯虏
  • 繁体獯虜
  • 拼音 xūn

【獯虏】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46:14

词汇“[獯虏]”是一个较为古老且不常用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尤其是在描述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或冲突时。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基本定义

“獯虏”字面意思是指古代**北方的一些游牧民族,尤其是指匈奴。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常常带有贬义,用来指代外族或敌人。

语境分析

  • 文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史记》、《汉书》等,“獯虏”常用来描述与汉朝的战争和冲突。
  •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这个词已经很少使用,几乎不再出现。
  •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和古代文献研究中,学者可能会使用这个词来指代特定的历史时期和**。

示例句子

  1. 汉武帝时期,多次派遣大军北伐,以平定獯虏之乱。
  2. 在《史记》中,司马迁详细记载了汉朝与獯虏的多次战争。
  3. 古代边塞诗中,常有“獯虏犯边”的描述,反映了当时边疆的紧张局势。

同义词与反义词

  • 同义词:胡虏、蛮夷、外族
  • 反义词:华夏、汉人、中原

词源与演变

“獯虏”一词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古代汉语中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统称。随着历史的演变,这个词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

文化与社会背景

古代,由于长期的边疆战争和民族冲突,“獯虏”这个词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和敌意。它反映了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恐惧和排斥。

情感与联想

对于现代人来说,“獯虏”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一种历史的遥远感和陌生感,同时也可能联想到古代的战争和边疆的艰苦生活。

个人应用

由于这个词在现代生活中很少使用,个人应用的机会不多。但在学*古代历史或文学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

创造性使用

在创作古代背景的小说或诗歌时,可以使用“獯虏”来增加历史氛围和真实感。

视觉与听觉联想

结合古代战争的影视作品,如《赤壁》、《三国演义》等,可以更好地理解“獯虏”这个词所代表的历史背景和情感色彩。

跨文化比较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古代战争和民族冲突的词汇来理解其含义。

反思与总结

“獯虏”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和历史背景。在学古代历史和文学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

【獯虏】的相关字

1. 【獯】 中国夏代称北方民族。

2. 【虏】 (形声。从力,从毌(guàn),虍(hū)声。“毌”即“贯”字,是穿钱用的绳索。这里表示用绳索拘捕的意思。本义:俘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虏,获也。 、 《礼记·曲礼》。注:“军所获也。”-献民虏者操右袂。 、 《史记·项羽本纪》-且为所虏。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虏楚将屈匄。 、 《战国策·燕策》-虏赵王。

相关问答

獯虏怎么读

推荐查询

  • 獯虏怎么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取亲 取事 取予有节 取予 取乱存亡 取乱侮亡 取乐 取之不竭 取之不尽,用之有余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后拥前驱 鸣吼 躐取 心醉魂迷 修好结成 山斋 豕字旁的字 除旧更新 杀价 旡字旁的字 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户字头的字 无适无莫 飠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饮马长江 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