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3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39:16
枉道(wǎng dào)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偏离正道”或“走错了路”。它通常用来形容行为或决策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或原则,含有贬义。
在文学作品中,“枉道”常用来批评那些违背道德或正义的行为。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决策失误或行为不当。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伦理学,它可能指违反规则或道德准则的行为。
同义词“偏差”和“偏离”强调了方向上的错误,而“误入歧途”则更多地描述了结果上的错误。反义词“正道”和“正轨”则强调了正确的方向和原则。
“枉道”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枉”意为“弯曲”或“不正”,“道”意为“道路”或“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偏离正道”。
在**传统文化中,“枉道”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正道”相对立,强调遵循道德和伦理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批评那些违背社会公德和法律的行为。
“枉道”这个词给人一种负面和警示的感觉,它提醒人们要警惕偏离正道的行为,避免误入歧途。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因为追求短期利益而枉道,最终导致个人和职业上的失败。这让我更加坚信坚持正道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枉道”:
在人生的旅途中, 有人选择枉道, 迷失在利益的迷雾中, 而我,坚守正道, 追寻内心的光明。
视觉上,“枉道”可以联想到一条弯曲的小路,与旁边笔直的大道形成对比。听觉上,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警钟的声音,提醒人们要警惕。
在英语中,“枉道”可以对应为“deviate from the right path”或“go astray”。这些表达也强调了偏离正确方向的概念。
通过对“枉道”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坚持正道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警示作用,也在文化和道德层面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使用这个词,以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1.
【枉】
(形声。从木,王声。本义:弯曲;不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枉,邪曲也。 、 《荀子·王霸》-是犹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枉道速祸。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枉用三尺。
【组词】
枉法营私、 枉矢、 枉径、 枉策、 枉路、 枉渚、 枉木、 枉直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