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1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0:46
暮冬: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接近尾声的冬天,即冬季的末期。它通常指的是冬季即将结束,春天即将到来的那段时间。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暮冬”常常用来描绘一种过渡期的氛围,既有冬天的寒冷和萧瑟,也有春天的希望和新生。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用“暮冬”来形容天气逐渐变暖,但仍然寒冷的日子。 专业领域:在气象学或农业领域,“暮冬”可能特指某个特定时间段,用于描述气候变化或农作物生长的阶段。
同义词:晚冬、冬末 反义词:初春、春初
“暮冬”由“暮”和“冬”两个字组成。“暮”字本义是日落时分,引申为结束、末尾的意思;“冬”字则直接指代冬季。这个词汇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冬季往往象征着结束和收藏,而“暮冬”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过渡期的特点。它不仅是自然季节的转换,也常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某个阶段或历史的某个时期。
“暮冬”给我的情感反应是一种期待和希望,因为它预示着寒冷的结束和温暖的开始。它让我联想到雪地中的第一缕阳光,或是枝头即将绽放的花蕾。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暮冬来临,我总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因为这意味着春节的临近,家人团聚的时刻即将到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暮冬”:
暮冬的夜,星光稀疏, 寒风中,我听见春的脚步。 雪地上,月光如银, 我在等待,那一抹绿的苏醒。
视觉:暮冬的景象可能是白雪覆盖的田野,或是枝头挂着的冰凌。 听觉:暮冬的声音可能是寒风的呼啸,或是远处村庄的钟声。
在英语中,“late winter”或“winter's end”可以对应“暮冬”。不同文化中,对于季节转换的感受和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期待。
通过对“暮冬”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它不仅是描述季节的一个词汇,也承载着人们对变化的期待和对新生的向往。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个词汇,丰富我的语言表达。
1.
【暮】
(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论衡·明雩》-暮者,晚也。 、 《庄子·齐物论》-朝三而暮四。 、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韩非子·难一》-今朝至,暮变。 、 宋·苏轼《石钟山记》-至莫夜月光明。 、 唐·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组词】
暮天、 暮雨、 暮途、 暮烟、 暮暮、 暮鼓、 暮暗
2.
【冬】
(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引证】
《说文》-冬,四时尽也。 、 《诗·邶风·谷风》-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 《诗·陈风·宛丘》-无冬无夏。 、 《后汉书·张纯传》-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
【组词】
冬暖夏凉;冬酿、 冬温、 冬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