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7:18
“暮世”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一个时代或时期的末尾,带有衰落、结束的意味。字面意思是指接近黄昏或夜晚的时期,比喻性地指代一个时代的晚期或末期。
在文学中,“暮世”常用来描绘一个文明的衰落或一个时代的终结,如在描述历史变迁、王朝更迭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讨论历史或社会变迁的语境中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特定时期的特征和变迁。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如“末世”更强调终结和毁灭,“衰世”强调衰落过程,“晚世”则更多指时间上的晚期。
“暮世”由“暮”和“世”两个字组成。“暮”原指日落时分,后引申为结束、末尾的意思。“世”指时代或世界。这个词汇的组合体现了从具体的时间概念到抽象的时代概念的演变。
在中华文化中,“暮世”常与历史变迁、王朝更迭相联系,反映了人们对历史循环和时代变迁的深刻认识。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社会结构的变动或价值观的转变。
“暮世”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沉重和哀伤,因为它关联到结束和失去。这种情感可能引发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阅读历史小说时遇到“暮世”这个词,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故事背景中那个时代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暮世”:
在暮世的余晖中,
古老的城墙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每一块石头,每一道裂痕,
都是时间无声的见证。
视觉上,“暮世”可能让人联想到夕阳下的废墟或老照片中的旧时代景象。听觉上,可能是老唱片中的低沉旋律,或是风穿过古老建筑的呼啸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ecline”或“end of an era”,它们在表达上与“暮世”有相似的意味,但文化背景和情感色彩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暮世”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描述历史和社会变迁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时代特征。
1.
【暮】
(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论衡·明雩》-暮者,晚也。 、 《庄子·齐物论》-朝三而暮四。 、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韩非子·难一》-今朝至,暮变。 、 宋·苏轼《石钟山记》-至莫夜月光明。 、 唐·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组词】
暮天、 暮雨、 暮途、 暮烟、 暮暮、 暮鼓、 暮暗
2.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