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4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41:58
“灭除”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彻底消灭或去除某物。它通常用于描述对有害事物、不良现象或敌对势力的彻底清除。
“灭除”由“灭”和“除”两个字组成。“灭”字古已有之,意为熄灭、消灭;“除”字意为去除、清除。两者结合,强调彻底性和决断性。
在文化中,“灭除”常带有正义和决断的意味,如在历史上的战争或政治中,常使用此词来表达对敌对势力的彻底清除。
“灭除”一词给人以强烈、决绝的情感反应,常与力量、决心和正义感相关联。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改变和进步的渴望。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大扫除中使用“灭除”来形容彻底清理家中杂物,感觉非常畅快和满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星辰灭除,唯余月光,照亮归途。”
在英语中,“eradicate”和“eliminate”可以对应“灭除”,但“eradicate”更强调根除,而“eliminate”则更通用。
“灭除”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它不仅表达了彻底清除的行动,还蕴含了决断和正义的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灭除”可以增强语句的力量和深度。
1.
【灭】
(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灭,尽也。 、 《尔雅·释诂》-灭,绝也。 、 《礼记·乐记》-国之灭亡无日矣。 、 《谷梁传·襄公六年》-家有既亡,国有既灭。 、 《吕氏春秋·情势》-以小畜大灭。 、 杜牧《阿房宫赋》-谁得而族灭也? 、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 《文心雕龙·明诗》-秦皇灭典,亦造仙诗 、 《战国策·魏策》-灭韩亡魏。
【组词】
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 灭户、 消灭、 毁灭、 灭夷、 灭劫
2.
【除】
(形声。从阜,余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宫殿的台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阶级如山石之高下,故从阜。-除,殿阶也。 、 《汉书·王莽传》-自前殿南下椒除。 、 张衡《东京赋》-登自东除。 、 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除绿,草色入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