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2:06
浑浑沌沌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两个相同的“浑”字和两个相同的“沌”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指状态模糊不清,没有明确的界限或形态。基本含义是指事物处于一种混乱、无序、不清晰的状态。
“浑浑沌沌”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早见于《庄子》等古代文献,用来描述宇宙初开时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形容人的心境和事物的状态。
在**文化中,“浑浑沌沌”常与道家的宇宙观相联系,认为宇宙最初是处于一种无序的混沌状态,后来逐渐演化出有序的宇宙。
这个词给人一种模糊、不确定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迷茫、困惑的情绪。在表达时,它可以用来形容一种无法捉摸或难以理解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难以理解或处理的情况,我可能会用“浑浑沌沌”来形容这种状态,表达自己的困惑和无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星辰初现,夜空浑浑沌沌,
思绪飘渺,心境迷茫无垠。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haos”或“confusion”,但它们更多强调的是混乱和无序,而不像“浑浑沌沌”那样带有原始和模糊的意味。
“浑浑沌沌”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它不仅形容事物的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状态。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在湖南念书的时候,我还是~的,不太晓得事情。
1.
【浑】
混同。同“混”。
【引证】
王安石《红梅》-春半花才发,多应不奈寒,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
胡乱地,随意地。同“混”。
【引证】
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殷开山疑有伏兵,不去追赶,浑杀人马,收军回营。
2.
【浑】
混同。同“混”。
【引证】
王安石《红梅》-春半花才发,多应不奈寒,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
胡乱地,随意地。同“混”。
【引证】
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殷开山疑有伏兵,不去追赶,浑杀人马,收军回营。
3.
【沌】
水名 。在湖北省。上游为东荆河,至汉阳县沌口注入长江。
【引证】
《广韵》-沌,水名,在江夏。
4.
【沌】
水名 。在湖北省。上游为东荆河,至汉阳县沌口注入长江。
【引证】
《广韵》-沌,水名,在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