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3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34:46
毛织品:指用动物毛发(如羊毛、兔毛、马海毛等)或人造纤维制成的纺织品。这些产品通常通过编织、针织或钩织等工艺制成,具有保暖、柔软和吸湿性好的特点。
毛织品一词源于对动物毛发的加工和纺织工艺。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毛织品的种类和用途不断扩展,从最初的保暖衣物发展到家居装饰、工业用途等多个领域。
在许多文化中,毛织品与传统手工艺和家庭联系紧密。例如,苏格兰的格子呢和爱尔兰的粗花呢都是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毛织品。
毛织品常让人联想到温暖、舒适和安全感。在寒冷的冬日,一件柔软的羊毛衫能带来心灵的慰藉。
在个人生活中,毛织品常用于制作冬季衣物和家居用品。例如,我曾亲手编织过一条羊毛围巾,作为送给朋友的礼物。
在诗歌中,毛织品可以被赋予更多的象征意义:
羊毛的温柔,编织成岁月的篇章, 每一针一线,都是爱的细语。
毛织品的视觉联想包括柔软的质地、温暖的色彩和精细的纹理。听觉上,编织毛线时的沙沙声也常被认为是舒适和宁静的象征。
在不同文化中,毛织品的使用和象征意义各异。例如,在北欧国家,羊毛制品是冬季生活的必需品;而在亚洲,毛织品可能更多地被视为时尚和舒适的象征。
毛织品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涵盖了物质层面的纺织品,还承载了文化、情感和传统的多重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化认知。
1.
【毛】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 、 《礼记·檀弓》。注:“二毛,鬓发斑白。”-不获二毛。 、 《周礼·司仪》-王燕则诸侯毛。 、 《素问·欬论》-皮毛者,肺之合也。 、 《周礼·大司徒》-其动物宜毛物。 、 《周礼·校人》-毛马而颁之。 、 《诗·小雅·信南山》-以启其毛。 、 《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焉傅? 、 《韩非子·五蠹》-胚不生毛。 、 《汉书·李广苏建传》-与旃毛并咽。 、 唐·李朝威《柳毅传》-大小毛角。 、 《资治通鉴·唐纪》-矢如猬毛。 、 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组词】
毛女、 毛连、 刚毛、 毫毛、 毛笔、 毛羽、 毛戴、 毛脉、 毛悚、 毛蓬蓬、 毛楂楂、 毛发不爽、 毛耸
2.
【织】
旗帜。 同: 帜
【引证】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 、 《汉书·陈汤传》。颜师古云:“织,读曰帜。”-望见单于城上立五采幡织。 、 《汉书·食货志下》-旗织加其上。
3.
【品】
(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品,众庶也。
【组词】
品人、 品事、 品物、 品供、 品象、 品庶、 品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