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4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42:26
毛羽零落: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鸟兽的羽毛或毛发脱落,形容鸟兽瘦弱或羽毛稀疏。引申为形容人或事物衰败、凋零的状态。
在文学中,毛羽零落常用来描绘荒凉、衰败的景象,如古战场、废弃的庭院等。在口语中,可以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衰落状态,如一家曾经辉煌的公司现在面临破产。在专业领域,如生物学中,可能用来描述动物因疾病或环境因素导致的羽毛脱落。
同义词:凋零、衰败、破败 反义词:繁荣、兴旺、茂盛
毛羽零落的词源较为直观,由“毛羽”和“零落”两个词组成。在古代文学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象的衰败,后来逐渐引申到人或事物的衰落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毛羽零落**常与自然界的循环和生命的无常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生命和自然变化的深刻感悟。
这个词汇给人以凄凉、哀伤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世事的无常。在表达时,可以用来增强描述的情感深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毛羽零落来形容一家曾经热闹非凡的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秋风起,落叶飘,
毛羽零落,岁月老。
繁华尽,梦已遥,
独留残影,思绪绕。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荒废庭院的画面,落叶满地,鸟兽稀疏。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吹过枯枝的声音,增添凄凉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eathers are falling off”,但缺乏毛羽零落所蕴含的文学和情感深度。
毛羽零落是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成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衰败,也反映了人们对生命和世事变化的深刻感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能够增强描述情感深度的有力工具。
1.
【毛】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 、 《礼记·檀弓》。注:“二毛,鬓发斑白。”-不获二毛。 、 《周礼·司仪》-王燕则诸侯毛。 、 《素问·欬论》-皮毛者,肺之合也。 、 《周礼·大司徒》-其动物宜毛物。 、 《周礼·校人》-毛马而颁之。 、 《诗·小雅·信南山》-以启其毛。 、 《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焉傅? 、 《韩非子·五蠹》-胚不生毛。 、 《汉书·李广苏建传》-与旃毛并咽。 、 唐·李朝威《柳毅传》-大小毛角。 、 《资治通鉴·唐纪》-矢如猬毛。 、 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组词】
毛女、 毛连、 刚毛、 毫毛、 毛笔、 毛羽、 毛戴、 毛脉、 毛悚、 毛蓬蓬、 毛楂楂、 毛发不爽、 毛耸
2.
【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羽毛形,即鸟的长翎(líng)形。“羽”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羽”的字多与羽毛有关。本义:鸟毛,特指鸟的长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羽,鸟长毛也。象形。 、 《孔子家语·执辔》-羽虫三百六十,而凤为之长。 、 《周礼·舞师》-教羽舞。 、 《左传·隐公五年》-初献六羽。 、 《考工记·钟氏》-染羽。 、 《墨子·旗帜》-剑盾为羽旗,车为龙旗。
【组词】
羽葆鼓吹、 羽葆翠盖、 羽葆花旌、 羽仪廊庙、 羽旆、 羽佩
3.
【零】
(形声。从雨,令声。本义:下雨。指落细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零,余雨也。 、 《诗·豳风·东山》-零雨其濛。
【组词】
零雨
4. 【落】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