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5:0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5:07:53
词汇“侍朝”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雅或专业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侍”通常指侍奉、服侍,而“朝”可以指朝廷、朝见或朝代。因此,“侍朝”可以理解为在朝廷中侍奉君主或参与朝政的意思。
“侍朝”的字面意思是在朝廷中侍奉,可能涉及参与朝政、辅佐君主或执行朝廷事务。
“侍朝”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历史或学术语境中仍然保留其意义。
在古代,侍朝是官员的重要职责,涉及到对君主的忠诚、政治智慧和行政能力。这个词汇反映了古代的官僚体系和社会结构。
“侍朝”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生活、政治斗争和忠诚义务,带有一定的历史感和庄严感。
由于“侍朝”是一个较为专业的词汇,个人生活中可能较少直接使用,但在阅读历史书籍或参与相关讨论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朝廷的诗歌时,可以使用“侍朝”来描绘官员的职责和情感:
金殿之上侍朝忙,
忠诚辅佐心不慌。
朝夕勤政为国家,
千古留名在史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古代朝廷的场景,官员们身着官服,严肃地参与朝政。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钟鼓声和官员们的讨论声。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如“courtier”(宫廷官员)在英语中可以部分对应“侍朝”的含义。
“侍朝”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使用较少,但在学*和理解*古代政治和社会结构时,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学和分析这个词汇,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的官僚体系和政治文化。
1.
【侍】
(形声。从人,寺声。本义:在尊长旁边陪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侍,承也。 、 《孝经》。郑注:“卑在尊者之侧为侍也。”-曾子侍。 、 《后汉书·邳彤传》。注:“有左右曹,入侍天子。故曰侍中。”-侍中。 、 《后汉书·朱穆传》。注:“秦官也。”-中常侍。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使侍人僚租告公。 、 《汉书·文帝纪》-遂即天子位,群臣以次侍。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侧耳以请。
2.
【朝】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朝,旦也。 、 《尔雅·释诂》-朝,早也。 、 《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 、 《礼记·祭义》。注:“朝,日出时也。”-周人祭日以朝及誾。 、 《诗·商颂·那》-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 《水经注·江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乐府诗集·长歌行》-朝露待日晞。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朝雨浥轻尘。 、 唐·杜牧《阿房宫赋》-朝歌夜弦。(弦:弹琴。)
【组词】
朝雉徒歌、 朝趁暮食、 朝上;朝夕乌、 朝夕相处、 朝日、 朝旦;朝不及夕、 朝升暮合、 朝成暮遍、 朝成暮毁、 朝夷暮跖、 朝欢暮乐、 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