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3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30:42
成人:指已经达到法定成年年龄的人,通常在法律上被认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在生物学上,成人通常指生理发育成熟的人。
“成人”一词源于古汉语,由“成”和“人”组成。在古代,成人的标准可能与现代不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人的定义逐渐标准化,与法律规定的成年年龄相一致。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成人的定义和成年仪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一些文化有特定的成年礼,标志着个体从儿童过渡到成人。
“成人”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责任、独立和成熟。它也可能引发对过去童年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个人经历中,成人可能意味着开始独立生活、工作或承担家庭责任。例如,一个人可能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独立租房或找到第一份工作的经历。
在诗歌中,“成人”可以用来表达成长的主题:
成人之路,漫长而曲折, 每一步,都承载着希望与梦想。 从稚嫩到成熟, 我们学会了责任与坚强。
在不同语言中,“成人”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adult”,法语中的“adulte”,德语中的“Erwachsene”。
“成人”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描述了一个人的年龄状态,还涉及法律、社会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有助于更好地沟通和理解社会规范。
1.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