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0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08:45
成书: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完成一本书的写作、编辑和出版过程。基本含义是指一本书从构思到最终成品的整个过程,包括内容创作、修订、设计、印刷或电子发布等步骤。
“成书”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在古代和现代没有太大变化。在古代,成书可能更多指的是手抄本的完成,而现代则包括了印刷和电子出版。
在**文化中,成书往往与学术成就、文化传承和个人努力紧密相关。一本书的成书不仅是作者个人努力的成果,也是文化积累和社会进步的体现。
“成书”这个词汇给人以成就感和期待感。它象征着知识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同时也预示着新的阅读体验和思想启迪。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与过一个学术项目的编写,亲身体验了从资料收集到最终成书的过程,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成书的艰辛和喜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成书”:
笔尖跳跃,字迹流淌,
思想的火花,凝结成书。
每一页,都是心灵的印记,
每一章,都是岁月的见证。
想象一本书的成书过程,可以联想到印刷机的声音、墨香的味道,以及翻阅新书时的沙沙声。视觉上,可以看到排版整齐的页面和精美的封面设计。
在英语中,“成书”可以对应为“to be published”或“to come into being as a book”。不同文化对成书的重视程度和过程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意义都是指一本书的完成和发布。
“成书”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代表了书籍的物理完成,也象征了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珍惜每一本书背后的努力和价值。
1.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2.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書,著也。 、 《周礼·保氏》-五曰六书。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 、 《易·系辞》-易之以书契。 、 《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 方苞《狱中杂记》-众言同,于是乎书。
【组词】
书候、 书孽、 书记手、 书画卯酉、 书文、 书抄、 书具、 书券、 书砚、 书狱、 书命、 书格、 书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