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7:09
濒危: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接近危险的状态”,通常用来描述生物种群因为数量急剧减少,面临灭绝的风险。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任何事物或现象处于危险之中,可能消失或不再存在。
“濒危”一词源自汉语,由“濒”(接近)和“危”(危险)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现代汉语中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语境中。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濒危”一词常与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议题相关联,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对未来世代的负责。
“濒危”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紧迫和悲伤的情感,因为它暗示了某些珍贵事物的可能消失,引发人们对保护和挽救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保护濒危物种的志愿活动,亲眼见证了这些生物的脆弱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濒危”:
在时间的河流中, 我们的语言,如濒危的鸟, 振翅欲飞,却渐行渐远。
想象一幅画面:一片荒凉的土地上,一只孤独的动物,它的眼神充满了哀伤和无助。这样的画面让人联想到“濒危”的深刻含义。
在英语中,“濒危”对应的词汇是“endangered”,在法语中是“en danger”,这些词汇在各自的文化中都有着相似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濒危”这个词不仅仅是一个描述生物状态的词汇,它还承载着对人类行为后果的反思和对未来可能性的担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濒危”这个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参与到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实践中。
1.
【濒】
(形声。从水,频声。本义:水边)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尚贤》-是故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濒。 、 《汉书·成帝纪》。师古曰:“滨,水涯也。”-行举濒河之郡。 、 《汉书·贾山传》-濒海之观毕至。
靠近;临近。
【引证】
《汉书·地理志》-濒南山,近夏阳。
【组词】
濒危;濒近;濒于
2.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