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5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53:27
凤愁鸾怨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凤凰和鸾鸟的忧愁和怨恨。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夫妻或情侣之间的深切忧愁和怨恨,尤其是指因分离或不和而产生的情感。
在文学作品中,凤愁鸾怨 常被用来描绘悲剧性的爱情故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纠葛。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情感问题或历史故事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和历史学,这个成语被用来分析和解释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同义词:
反义词:
凤愁鸾怨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话和文学作品。凤凰和鸾鸟在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美好的爱情,因此,当它们被用来表达忧愁和怨恨时,这种情感被赋予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凤凰和鸾鸟是吉祥的象征,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凤愁鸾怨** 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文学中对爱情悲剧的描绘,这种描绘往往与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紧密相关。
凤愁鸾怨 这个成语给人以深沉、悲凉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因命运多舛而无法相守的爱情故事,引发人们对爱情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讨论文学作品或观看历史剧时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充满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
凤愁鸾怨夜未央,
星河遥望泪两行。
情深缘浅梦一场,
此恨绵绵无绝期。
凤愁鸾怨 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对凤凰和鸾鸟在月光下孤独地飞翔,背景音乐是悲伤的古筝曲,这样的视觉和听觉组合能够很好地传达出成语所蕴含的情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情感可以用“star-crossed lovers”(命运多舛的恋人)来形容,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凤愁鸾怨 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爱情悲剧的深刻理解和表达。在学*这个成语的过程中,我更加理解了其在文学和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情感表达中的独特作用。
无奈分离一旦,你功名傥万全,也思恩爱有三年。苦只为鹗荐鹏骞,博得凤愁鸾怨。
1.
【凤】
(形声。从鸟,凡声。本义:凤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凤,神鸟也。朋,古文凤。 、 《书·益稷》-凤皇来仪。 、 《诗·大雅·卷阿》。传:“凤皇,灵鸟仁瑞也。雄曰凤,雌曰皇。”-凤皇于飞。 、 宋玉《对楚王问》-故鸟有凤而鱼有鲲。
【组词】
凤求凰;凤子、 凤舸、 凤毛
2.
【愁】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愁,忧也。 、 《礼记·哀公问》-孔子愀然作色而对。 、 《荀子·脩身》-见善愀然。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 、 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 、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组词】
不愁吃,不愁穿;愁坐、 愁思、 愁绝、 愁怀勃勃、 愁海
3.
【鸾】
(形声。从鸟,羉(luán)声。本义:鸟名。凤凰的一种。雄性的长生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鸾,赤神灵之精也。
4.
【怨】
(形声。从心,夗(yuàn)声。本义:怨恨;仇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怨,恚也。 、 《论语》。皇疏:“恨也。”-曰怨乎。 、 《贾子道术》-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 、 《淮南子·说山》-不怨人取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天子甚怨。 、 清·黄宗羲《原君》-人怨恶其君。 、 清·张廷玉《明史》-怨颇兴。 、 孙文《序》-怨愤所积。
【组词】
怨怅、 怨谤、 怨恶、 怨艾、 怨詈、 恩怨、 宿怨、 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