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2:21
冢宰(zhǒng zǎi)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坟墓的守护者”或“管理坟墓的官员”。在古代**,冢宰通常指的是负责管理皇家陵墓的官员,其职责包括维护陵墓的整洁、安全以及举行相关的祭祀活动。
在文学作品中,冢宰可能被用来象征死亡、哀悼或对过去的怀念。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因为它具有很强的历史和文化特定性。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冢宰可能被提及,特别是在讨论古代皇家陵墓管理体系时。
冢宰一词源于古代**的官职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它的词源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死亡和祭祀的重视。
在**传统文化中,冢宰代表了尊重和纪念先人的文化传统。在社会背景中,冢宰的存在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皇家陵墓的重视和保护。
冢宰这个词可能引起人们对死亡、历史和传统的深刻思考。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庄严仪式和永恒的纪念。
在现代生活中,冢宰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学***古代历史或文化时,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结构和价值观。
在诗歌中,冢宰可以被用来描绘一个寂静的夜晚,月光照耀下的古老陵墓,唤起读者对历史和时间的沉思。
结合图片,冢宰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石碑、静谧的墓地和飘动的白幡。在音乐中,可能会有低沉的旋律和缓慢的节奏,营造出一种庄严和哀伤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包括墓地管理员或陵墓守护者,但具体的职责和文化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冢宰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了解和学*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语言深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
【冢】
(形声。从宀(mì),豕(chù)声。冖,表地覆盖。将死者覆盖于墓中,故从冖。本义:高而大的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冢,高坟也。 、 《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 、 《方言十三》-冢,秦晋之间或谓之陇。 、 《诗·大雅·緜》。传:“大社也。”即祭土神的高大土坛。-乃立冢土。 、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 、 清·袁枚《祭妹文》-其下两冢。
【组词】
野冢、 疑冢、 冢人、 冢土、 冢田、 冢宅、 冢舍
2.
【宰】
(会意。从宀(mián),从辛。“宀”表屋子。辛,奴隶,罪人。本义:充当家奴的罪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宰,罪人在屋下执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