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7:32
“冢庐”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冢”和“庐”。
结合起来,“冢庐”通常指守墓人居住的小屋,或者指坟墓旁的临时住所。
在**传统文化中,守墓是一种表达对逝去亲人敬意的方式,因此“冢庐”在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
在参观古代墓葬时,可能会看到“冢庐”的遗迹,这让人对古代的守墓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用“冢庐”来营造一种哀伤的氛围:
月光洒在冢庐旁, 守墓人独坐思量。 岁月悠悠,往事如烟, 唯有墓碑诉说从前。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tomb”(墓)和“caretaker's hut”(看守人的小屋),但“冢庐”这个特定的组合在**文化中更为独特。
“冢庐”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它承载了古代守墓文化的意义。了解这个词汇不仅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还能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冢】
(形声。从宀(mì),豕(chù)声。冖,表地覆盖。将死者覆盖于墓中,故从冖。本义:高而大的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冢,高坟也。 、 《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 、 《方言十三》-冢,秦晋之间或谓之陇。 、 《诗·大雅·緜》。传:“大社也。”即祭土神的高大土坛。-乃立冢土。 、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 、 清·袁枚《祭妹文》-其下两冢。
【组词】
野冢、 疑冢、 冢人、 冢土、 冢田、 冢宅、 冢舍
2.
【庐】
(形声。从广(yǎn),廬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特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庐,寄也。秋冬去,春夏居。 、 《广雅》-庐,舍也。 、 《汉书·食货志》。注:“田中屋也。”-余二十亩,以为庐舍。 、 《左传·襄公三十年》-庐井有伍。 、 《诗·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庐,疆场有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