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1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19:36
词汇“引擢”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和古风的词汇,主要用于书面语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引擢”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引擢”的字面意思是引导和提拔。其中,“引”指的是引导、带领,“擢”则指的是提拔、选拔。结合起来,“引擢”通常指的是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通过引导和提拔来帮助某人成长或晋升。
在文学作品中,“引擢”常用于描述师长或前辈对后辈的培养和提携,如“老师引擢学生,使其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使用较少,可能在一些正式或文雅的场合中出现。在专业领域,如教育、管理等,可能会使用“引擢”来描述人才培养和晋升的过程。
“引擢”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一些正式或文雅的场合中仍然被保留和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师徒关系和前辈对后辈的提携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因此,“引擢”这个词汇在描述这种关系时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强调了传承和培养的重要性。
“引擢”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正面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成长、进步和成功。在使用这个词汇时,人们往往会感受到一种温暖和鼓励的氛围。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有幸得到他人的引擢,无论是学术上的指导还是职业上的提拔,都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引擢”来表达对某人成长的赞美和感激:
师恩如山高,引擢似水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径旁。
在视觉上,“引擢”可以联想到一条通往高处的道路,两旁是茂密的树木,象征着成长和进步。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鼓励和赞美的声音,如同春风化雨,滋润心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引擢”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mentorship”(导师关系)或“promotion”(晋升)可以传达类似的概念。
“引擢”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不广泛,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雅性和深度。通过深入学和分析“引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情感上的重要性。
1.
【引】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引,开弓也。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淮南子·说林训》-引弓而射。 、 《战国策·楚策》-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淮南子·人间训》-丁壮者,引弦而战。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组词】
引手、 引弓、 引满
2.
【擢】
(形声。从手,翟(dí)声。本义:抽引,拉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擢,引也。 、 《方言二》-擢,拔也。 、 《小尔雅》-拔根曰擢。 、 《史记·范雎列传》-擢贾之发,以赎贾之罪,尚未足。 、 枚乘《上书谏吴王》-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 、 《韩非子·奸劫弑臣》-卓齿之用齐也,擢湣王之筋,悬之庙梁。 、 宋·苏轼《惠州李氏潜珍阁铭》-蔚鹅城之南麓,擢仙李之芳根。 、 汉·王符《潜夫论》-车上御驰马,蓬中擢舟船。 、 明·刘基《如梦令·题画》-风起,风起,擢入白擢花里。
【组词】
擢筋剥肤、 擢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