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3:07
词汇“引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引文”是指在写作或讲话中引用他人的话语、文字或观点,以支持或证明自己的论点。它通常包括作者的姓名、作品名称和具体的引用内容。
“引文”一词源自拉丁语“citatio”,意为“引用”。在英语中,它经历了从“citation”到“引文”的演变,保留了其核心意义,即引用他人的文字或观点。
在学术界和法律界,引文的使用极为重要,因为它体现了对前人工作的尊重和学术诚信。在社交媒体和日常交流中,引文也常用于表达对某人观点或言论的认同或引用。
“引文”常带有一种权威和正式的感觉,因为它涉及对他人话语的引用。在文学作品中,引文有时也能唤起特定的情感或记忆,增强文本的情感深度。
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我经常需要查找和引用相关文献,这不仅帮助我构建论点,也让我对特定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引文”:
在夜的静谧中,我引用了星辰的话语,
它们的光芒,穿越时空,诉说着古老的秘密。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学者在昏黄的灯光下,翻阅着古老的书籍,手中拿着笔,不时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引文。背景音乐可以是古典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学术和沉思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引文”的表达方式各异,但其核心意义相似。例如,在法语中,“引文”是“citation”,在德语中是“Zitat”。这些词汇都强调了引用他人话语的行为。
“引文”是语言表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增强了文本的权威性和深度,也体现了对前人工作的尊重。在学习和使用“引文”时,我更加注重其准确性和适当性,以确保我的表达既有力又诚信。
1.
【引】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引,开弓也。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淮南子·说林训》-引弓而射。 、 《战国策·楚策》-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淮南子·人间训》-丁壮者,引弦而战。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组词】
引手、 引弓、 引满
2.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