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7:41
“宝训”一词通常指的是宝贵的教诲或指导,尤其指那些具有深远意义和价值的教导。它强调了这些教诲的珍贵性和对人的重要影响。
在文学中,“宝训”常用于描述智者或**的智慧之言,如古代经典中的格言或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深刻见解。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宝训”来表达对某人重要建议的尊重和珍视。在专业领域,如教育或管理,它可能指代那些被视为核心原则或最佳实践的教导。
同义词:箴言、格言、教诲、训诫 反义词:谬论、误导、胡言
同义词中,“箴言”和“格言”更侧重于简短而深刻的句子,而“教诲”和“训诫”则更强调教导的行为或过程。反义词则指那些错误或有害的言论。
“宝训”一词源于汉语,其中“宝”指珍贵的东西,“训”指教导或训诫。在古代文献中,如《尚书》和《论语》中,已有类似的表达,强调了教导的珍贵性和重要性。
在文化中,和智者的教诲一直被视为宝贵的财富。这种文化传统强调了尊重和学*前人智慧的重要性,因此“宝训”在社会中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
“宝训”一词给人以庄重、尊敬和智慧的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能够指引人生方向的深刻见解,激发人们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我常常回想起父母和老师的宝训,这些教诲在我面临困难时给予我力量和方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宝训”:
在岁月的长河中,
宝训如星辰闪烁,
指引迷途的旅人,
穿越黑暗,迎接光明。
想象一位智者坐在古老的图书馆中,周围是泛黄的书籍,他缓缓地讲述着宝训,声音低沉而有力,这种场景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golden advice”或“wise counsel”,它们也强调了教导的珍贵和智慧。
“宝训”一词不仅代表了珍贵的教导,也反映了人们对智慧和知识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增强语言的深度和内涵。
1.
【宝】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会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本义:珍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宝,珍也。 、 《诗·大雅·桑柔》-稼穑维宝。 、 《诗·大雅·崧高》-以作尔宝。 、 《谷梁传·定公八年》-宝玉者,封圭也。 、 《国语·鲁语》。注:“玉也。”-以其宝来奔。 、 《论语》-怀其宝。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戴朱缨宝饰之帽。
【组词】
珠宝;宝函、 珍宝、 宝肆、 宝冕、 宝钏、 宝钗
2.
【训】
(形声。从言,川声。本义:教育,教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训,说教也。 、 《书·顾命》-大训。 、 《左传·文公六年》-告之训典。 、 《国语·晋语》。注:“教也。”-是为明训。 、 《左传·闵公二年》-务材训农,通商惠工。 、 张溥《五人墓碑记》-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训俭示康。
【组词】
训蒙、 训蒙教授、 训人、 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