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5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57:20
爵位:爵位是**古代的一种贵族等级制度,起源于周朝,后在不同朝代有所变化。爵位通常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每等又分为上、中、下三级。爵位不仅代表贵族的身份和地位,还与封地、俸禄等实际利益相关。
爵位的概念起源于周朝的分封制,随着历史的发展,爵位的等级和名称有所变化。在秦汉时期,爵位制度更加完善,直至明清时期逐渐衰落。
爵位制度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观念和贵族文化,是封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爵位的高低不仅影响个人的社会地位,还关系到家族的荣誉和利益。
爵位一词常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贵族生活、宫廷斗争和历史变迁。它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贵族的尊贵感,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和阶级的固化。
在阅读历史小说或观看古装剧时,爵位一词经常出现,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身份和故事背景。
在创作一个关于古代宫廷的故事时,爵位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元素,用来构建人物关系和推动情节发展。
爵位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殿、华丽的服饰和庄重的仪式。在视觉上,可以想象到金碧辉煌的宫殿和贵族的华丽服饰;在听觉上,可以想象到宫廷音乐和庄重的宣读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贵族等级制度包括公爵、侯爵、伯爵等,虽然具体名称和等级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贵族的身份和地位。
爵位一词不仅是*古代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关键概念。通过对爵位的学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文化传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爵位一词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
1.
【爵】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古代饮酒器。本义:古代酒器。青铜制)。
盛酒的礼器,形似雀,青铜制,有流、两柱、三足,用以温酒或盛酒,盛行于殷代和西周初期。
【引证】
《说文》-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 、 《仪礼·特牲礼》-实二爵。 、 《仪礼·明堂位》-殷以斝,周以爵。 、 《诗·大雅·行苇》-洗爵奠斝。 、 《左传·庄公二十一年》-虢公请器,王与之爵。
2.
【弁】
古时的一种官帽,通常配礼服用(吉礼之服用冕)。赤黑色布做叫爵弁,是文冠;白鹿皮做的叫皮弁,是武冠。后泛指帽子。
【引证】
《说文》。俗作卞。凡大夫以上服冕,士弁,制如冕爵。-覍,冠也。周曰覍,殷曰吁,夏曰收。 、 《周礼·弁师》注-弁者,古冠之大称。委貌缁布曰冠。 、 《仪礼·士冠礼》。服注:“以白鹿皮为冠。”-皮弁。 、 《广韵》-弁,周冠名。 、 《诗·小雅·甫田》-突而弁兮。 、 《书·金縢》。传:“弁,皮弁。”-王与大夫尽弁。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不说(tuō,脱掉)弁而死于崔氏。
【组词】
弁师、 弁冕
古时男子年满二十加冠称弁,以示成年。
【引证】
《诗·齐风 ·甫田》-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组词】
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