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4:25
冕: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帝王的皇冠。 弁:古代的一种帽子,通常为皮制,用于武士或官员。
在文学中,“冕”常用来象征权力和尊贵,如“加冕”意味着正式授予某人王位或荣誉。而“弁”则更多出现在描述古代战争或仪式的场景中,如“武弁”指的是武士的帽子,象征着武力和勇气。
在口语中,这两个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历史或古装剧时可能会提及。
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这两个词用于描述古代服饰和礼仪。
同义词:
反义词:
“冕”和“弁”均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有所变化,但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象征意义。
在**文化中,“冕”和“弁”都与尊贵和权力紧密相关,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
这两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庄严仪式和宏伟场景,带来一种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在参观故宫时,我曾亲眼见到古代冕和弁的展览,深刻感受到了古代帝王的威严和历史的深远。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金冕映日辉,弁士出征威。”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帝王戴着冕,坐在宝座上,周围是庄严的音乐和仪式。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如“Crown”(皇冠)和“Helmet”(头盔)也有类似的象征意义,但具体形式和文化内涵有所不同。
通过对“冕”和“弁”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古代*的文化和礼仪,这些词汇不仅是语言学的一部分,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1.
【冕】
(形声。从月(mào),免声。“月是蛮夷及小儿的头衣”,“免”是“冕”的本字。本义: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礼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冕,大夫以上冠也。 、 《荀子·富国》-故天子袾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 、 《庄子·胠箧》-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 、 《淮南子·主术训》-古之王者,冕而前旒。 、 《左传·哀公十五年》-服冕乘轩。
【组词】
冠冕、 冕弁、 冕版、 冕服、 冕冠
2.
【弁】
古时的一种官帽,通常配礼服用(吉礼之服用冕)。赤黑色布做叫爵弁,是文冠;白鹿皮做的叫皮弁,是武冠。后泛指帽子。
【引证】
《说文》。俗作卞。凡大夫以上服冕,士弁,制如冕爵。-覍,冠也。周曰覍,殷曰吁,夏曰收。 、 《周礼·弁师》注-弁者,古冠之大称。委貌缁布曰冠。 、 《仪礼·士冠礼》。服注:“以白鹿皮为冠。”-皮弁。 、 《广韵》-弁,周冠名。 、 《诗·小雅·甫田》-突而弁兮。 、 《书·金縢》。传:“弁,皮弁。”-王与大夫尽弁。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不说(tuō,脱掉)弁而死于崔氏。
【组词】
弁师、 弁冕
古时男子年满二十加冠称弁,以示成年。
【引证】
《诗·齐风 ·甫田》-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组词】
弁丁